产业新闻

不只是女色!论游戏行业女性从业者的反歧视道路

2014-03-18 9k9k

导语:在人们的印象中,玩游戏的往往都是男人,游戏是男人的专利。事实上,伴随着网络游戏市场的发张,女性应开始逐步成为了网络游戏的消费群体。但是传统父权观念,制约着女性在游戏中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游戏内的歧视,更包括杜宇女性游戏从业者,女性电竞选手等。

女性被歧视的现状

女性玩家总是被歧视

游戏业界充斥了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性别歧视,其中显而易见的是男性玩家对于女性玩家的性别歧视。有很多男人是用过于夸张的方式在展现自已对于女性的爱慕或者厌憎,比如女玩家发起任何与游戏有关的话题,底下都只会围绕她的性别展开,而无视她的话题真正的主题。

游戏中的女性歧视,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不管是跟帖“求交往”还是用鄙视的口气说“女玩家啊”,也就是说,他们骨子里压根就不愿意承认女玩家有和他们同等对话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对他们来说,女玩家不是一个和他们一样受正常的现代教育正常在社会里长大并且同样要承受哪怕在一个游戏里也必须承受的生存压力的人。


职场上的女性歧视尤为明显

传统父权观念,对女性的工作权的制约,从一开始愿意用女性者就比较少,发展也较为困难,随便一个理由就能要“你”走人,比方说日本企业在国外并购欧美企业后,还有日籍主管,对欧美女性职员说“女性就应该在家里带小孩”,将其冷落,不久后解雇,并因此吃上官司,这是去年的事情而已。这和目前游戏内的情况基本上是一样的。

46岁的布兰达被认为是从业最长的女性游戏工程师

社交和移动游戏催生了很多女性进入游戏开发领域,2009年以来,GREE等公司新雇佣的女性数量增加了3倍。1989年女性只在所有游戏开发者中占3%,今天这一比例达到11%。相比男性游戏开发者,女性开发者一点也不逊色。但是在各方面待遇上,女性开者还是遭到了歧视。如薪资方面,有些女性开发者的薪资仅为男性的20%。


《游戏开发者杂志》2011年调查显示,男女平均收入分别为86418美元和68062美元,女性比男性少27%,同时女性依然无法成为核心开发者或有望晋升为高管。


电子竞技女选手依然难寻

近年来有女性选手加入电子竞技的行列,可即使这样,竞技游戏仍是一片洋溢着雄性荷尔蒙与汗臭味的领域,根据电竞制作公司WellPlayed的调查数据,竞技游戏的粉丝群体中,90%以上为男性。


纵观近几年的各大电子竞技赛事,其中参赛的,得奖的也基本上是男性选手,几乎像是默认一样,电子竞技领域似乎给女性设下了一层结界,令能够进入这个领域并且有所成就的女性电子竞技选手少之又少。


如果说竞技游戏还有10%左右的女粉丝享受着游戏的乐趣,并且让男玩家们争风吃醋的话,那么参与到专业的电子竞技比赛中的女选手就更是凤毛麟角。


女性想要成为专业战队选手不仅要看技术,有时候需要看脸,甚至是看胸。《星际争霸2》专业女选手Eve的经历或许能够说明,在男性为主导的电子竞技领域,女性长得好看的打得好一样重要,其所属战队经理就表示,她的技术和样貌是入选战队的主要原因。


女性网民总数5年内暴增撑起游戏世界半边天

在我们的印象里,坐在电脑前面玩游戏的都是抽着香烟,抠着脚丫子的抠脚大汉,这样的形象已经深入到我们心里,而以前在网吧中我们大多看到的玩家形象也是这样。


今天,随着休闲游戏、轻游戏概念的提出,也带来了女性玩家数量的暴增,据调查显示,到现在女性已经占据游戏玩家近50%的比重,说她们撑起了游戏世界的半边天也不为过。


实际上,随着游戏业的不断发展,游戏类型也逐渐向轻游戏、休闲游戏以及社交游戏方向发展,而这些游戏类型的出现到火爆,女性玩家都充当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女性已经成为这类游戏的主导玩家群体,特别是近年来,这类游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带来了女性用户成倍式的递增。


据了解,目前我国男性网民总数是5年前的64倍,女性网民总数的绝对值略小于男性,但相对数量是5年前的317倍,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游戏网民男女结构也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玩在线游戏的女性多于男性,社交游戏更是女性的天下。


另外,从一些调研结果分析也可以得出,中国女性网络游戏用户增长迅速,整体网络游戏用户男女比例为54.8%:45.2%,接近整体网民53:47的性别比例。据EEDAR研究中心的一个调查显示,60%的手机游戏及社交小游戏的玩家为女性。

相关阅读